【海洋保育】海洋保育觀念與實務如何落實?觀音山 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觀音山保育放流特點】:
一、遵守國家政策,經專業機構輔導,合法進行保育放流,提高生靈存活率。
二、除保育放流外,與專業機構合作,共同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為海洋生物建造幸福園地。
三、為生靈授以皈依與佛法加持,令其深結佛緣,種下未來世得以學佛修行的種子,解脫六道輪迴之苦。
呼應sdg14海洋保育議題|sdgs海洋保育議題活動: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2025年6月6日攜手合作「歡慶航海節 向海致敬.保育放流」活動。臺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榮聰表示,維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港務公司相當重視的議題,藉由這次與長年致力保育放流的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合作的機會,在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指導協助下,把檢驗合格並且符合環境需求的魚苗放流大海,不僅實現ESG精神、體現聯合國永續發展-SDG14保育海洋生態目標、實踐港口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綠色港口理念。
海洋保育方法|為什麼要保護海洋?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生態枯竭,海洋正被掏空!臺灣人愛吃魚,根據統計每年平均一人共吃下35公斤的海鮮,數據高出全球一倍!因為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們過度捕撈、掏空海洋,強迫剝奪每條生命。【觀音山 護生慈善】永續海洋保育放流活動希望能拋磚引玉,呼籲更多民眾重視海洋環保議題,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2025海洋保育活動|海洋為地球之母,五月是溫馨母親節,觀音山「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計畫,歷年來引起各界熱烈迴響。
今年施放懷孕的魚種包含,約300萬顆卵的海鱺,220萬~250萬顆卵的鮸魚、金鯧魚、海鱸魚,及約200萬顆卵的成年馬糞海膽 ,亦有其他種類的魚苗等急需救助的生靈。
海洋保育
海洋保育觀念與實務
sdgs保育海洋生態—海洋保育議題
海洋保育方法
為什麼要保護海洋
保育海洋生態有目共睹
2025海洋保育活動
海洋保育
海洋保育—觀音山與專業機構合作種植水草、保育放流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簡稱觀音山)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簡稱水試所澎湖中心)2024年7月21日合作舉辦「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放生水晶鳳凰螺逾二十萬顆,並首次合作進行種植海草復育海洋生態。
「在地上要多種樹,在海裡要多種草。」海草床擁有重要的減碳功能,可以吸收、儲存大量碳,是沿岸和海洋生態系中的「藍碳」,能有效減緩碳排放,在減緩氣候變遷上,有著相當關鍵的角色。同時,海草可以為數千種魚類、海馬、海龜等提供食物和棲息地,並透過過濾、循環和儲存養分等來改善水質等。
海草床對海洋碳匯、生物多樣性等有著巨大的貢獻,然而現今全球的海草數量持續在減少,並以每年1.5%全球覆蓋面積的速度快速消失中,目前已有30%的海草面積消失,且有加劇的趨勢,海草床修護與養護已到刻不容緩的階段。
2024年7月21日欣逢藏曆明淨月及無量光佛節日,當日所行善業功德增長1000萬X100萬倍。觀音山與水試所澎湖中心首度合作種植海草復育,同時保育放流「海洋中的清道夫」水晶鳳凰螺,活化海洋生態環境。
澎湖廖居士表示,施放水晶鳳凰螺的過程中,依照專業人員的帶領將水晶鳳凰螺寶寶放在手中,每個螺寶寶都非常健康活潑,接著在持誦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的加持祝福下,緩緩將螺寶寶分散放入海中。當看到牠們回歸大海的那一刻,心中真的相當感動,充滿法喜。參加種植海草活動的居士、法友們都感到能為地球及海洋盡一份力,格外有意義!
王居士則表示,在觀音山的保育放流護生善行及海草種植復育海洋生態的活動中感受到,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受到保護,跟隨慈悲 龍德上師學佛修行後,心中時常生起「愛人愛己、互助共好、世界和平」的信念,感恩上師、感恩觀音山,祈願佛法無邊、慈愛廣傳。
《大乘入楞伽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十善之首是放生,十惡之首為殺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每一條生命都是平等而珍貴的。
佛陀金口宣說,戒殺放生要親身力行,放生是既可消除業障,又可長養慈悲心的殊勝法門。
海洋保育—觀音山與專業機構合作保育放流魚苗
春季生意盎然,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觀音山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2025年3月16日在中部水庫舉辦鯉魚苗保育放流。以合天心、順佛意的放生、護生善行,慈悲救護生命。當日適逢神變月期間,功德增長十萬倍。
鯉魚為初級淡水魚,適應性強,多棲息於水域中下層,以富營養水域底泥砂質靜水域為主,有集體群游習性。可以吃草除藻,減少螺貝類過度繁衍,維持生態平衡及水質清潔,避免水質優養化,是非常適合當地水域保育的原生物種。
3月16日逢冷氣團來襲,放生現場湖面晨霧升騰,宛若仙境。禮請臺灣薩迦寺法師帶領大家虔誠修誦《大成就者 湯東佳波大師傳承六字大明咒放生儀軌》及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為施放的鯉魚苗祝禱迴向。
現場許多親子一起參加保育放流,在保育放流的過程中,學習愛護與尊重每一個生命。來自臺中的鄭居士歡喜地表示,參加放生後,心靈猶如被洗滌一般,感到無比的清淨自在。林居士也感恩地表示,雖然天氣較冷,但想要救護生靈的心,依然溫暖且擇善堅持!祈願放生的生靈,皆能仰仗佛法的加持,離苦得樂。
經典云:「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放生是積德、造福、解災的極好辦法。不僅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平等看待每一條生命,並且尊重珍惜。心與佛合,諸佛歡喜,自然容易與佛感應道交。
觀音山 2025年3月12日~6月20日舉辦「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暨 春季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此活動歷年來引起各界熱烈迴響。
今年預計搶救約300萬顆卵的海鱺外,也將施放其他懷孕的魚種,包括:約有220萬~250萬顆卵的鮸魚、金鯧魚、海鱸魚,約200萬顆卵的成年馬糞海膽 ;及其他物種,包含:鱟、水晶鳳凰螺、硨磲、鏽斑蟳、黃鰭鯛、海膽、草魚、鯉魚等,邀請您一起來護持響應。
海洋保育觀念與實務
海洋保育實務—科學數據追蹤保育放流魚苗及生靈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6月6日攜手合作「歡慶航海節 向海致敬.保育放流」活動,放生黃錫鯛魚苗4萬5千尾魚苗。當日欣逢薩嘎達瓦月圓滿日及藏曆 釋迦牟尼佛節日,善業功德增長1000億X9億倍。
為慶祝2024年6月6日航海節並響應行政院「向海致敬」保育海洋政策,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首次聯合舉辦「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依循農業部漁業署海域放流法令規範及港務公司ESG政策下對環境、社會之企業責任,共同放流4萬5千尾黃錫鯛魚苗,豎立佛教慈悲放生善行與企業ESG計畫圓滿結合的典範。
觀音山 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曾開示:「有慈悲心做放生是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但我們必須要了解,放生不只是單純做『放』這個動作,還須思考日後對施放處的環境、以及當地居民造成的影響,甚至這些生靈在此處是否能快樂地生活。如果這些都能兼顧,才算是圓滿的放生。」觀音山多年與專業機構及學者合作,推動合法保育放流,復育海洋生態永續海洋資源,至今已超過數百場。在學者專家的多年研發與合作下,以科學數據追蹤打破一般人對「放生就是放死」的刻板錯誤印象,積極以實際行動打造海洋復育生態圈,及在海洋生態保育區內進行放流,讓每一隻放生的魚苗及生靈等皆能更安全地成長。
臺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榮聰表示,維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港務公司相當重視的議題,藉由這次與長年致力保育放流的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合作的機會,在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指導協助下,把檢驗合格並且符合環境需求的魚苗放流大海,不僅實現ESG精神、體現聯合國永續發展-SDG14保育海洋生態目標、實踐港口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綠色港口理念,更希冀發揮臺中港致力永續經營之國際港埠的影響力,這次活動除鼓勵社會大眾以正確的方式來放生外,更能強化其重視海洋資源復育議題,藉由公眾之力一起付出實際行動,共同來保育放流、守護海洋生命。
觀音山 特別禮請出家僧眾帶領大眾修持放生儀軌及 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觀音山代表出席及臺中港務分公司陳榮聰總經理、陳中龍副總經理、陳素芳主任秘書、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中部分署吳金河副分署長、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中部機動海巡隊賀華傑隊長、臺中市碼頭倉儲裝卸職業工會理事長、臺中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及臺中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代表,與現場近200位臺中港務分公司同仁與觀音山善信法友,一同出席響應並跟隨法師和雅清淨的唱誦修法,祈請上師三寶為放生的黃錫鯛魚苗加持,祝禱迴向。
臺中李居士表示,很感恩能參加2024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的放生善行,看到魚苗在觀音山 保育放流魚桶中,透過大家的雙手及慈悲的佛法祝福往大海傳遞,內心的感動與歡喜油然而生。尤其,放流到最後一桶魚苗時,法師、貴賓與大家一起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虔誠的心為魚苗祝福,場面莊嚴殊勝。
參加放流活動的鄭居士則表示,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預計到2048年海洋中將會沒有魚類。許多人可能對此沒有切身感受,但如果訪問臺灣的漁民,他們會說,近海的魚類數量幾乎只有以前的20%。因此,進行保育放流促進海洋的復育,對我們的生態環境至關重要。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小魚們順利回到了大海,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的海洋更加美麗、富饒,也為海洋生態盡一分心力。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想要世間法能夠自在如意、少災禍劫或事情都可以順遂,多行善事、廣結善緣,最簡單、最直接就是放生。」
海洋保育觀念轉變—放生不再是放死
諦閑大師云:「不殺為諸戒之首,而放生為眾善之先也。」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推廣「戒殺護生」、「蔬食環保救地球」等善行長達數十年,超過數百場的保育放流護生活動,帶領大家以實際地行動愛護生靈、尊重生命。
參加放流的康居士表示,身旁原本有一位朋友有「放生就是放死」的錯誤觀念,經由參加觀音山 保育放流活動後,了解觀音山不僅與政府及專業單位合作,更有學者研究及專業放流人員用心地規劃,真正地愛護海洋、守護生態。當下很歡喜地表示,以後都要參加觀音山舉辦的保育放流的活動,響應放生護生善行。
高雄邱居士表示,黃錫鯛魚苗在籠網適應水溫及海流後,依專業人員引導慢慢地施放到海中,看著魚兒充滿活力悠遊游向大海的一幕,令人感覺得到牠們喜悅的心情。而岸上參加放流的居士們,拿著觀音山保育放流專用桶,虔誠持 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祝禱魚苗,井然有序地傳遞生靈溫暖的畫面,感到相當地溫馨吉祥。
對於海洋保育放流的觀念改觀
很簡單,就一句話「將心比心」,把自己設身處地想成是異類眾生,你希望人家如何對待你。如果能以將心比心的慈悲去看待每一條生命,所有有關放生的質疑批評都將迎刃而解,所有有關放生的謾罵阻撓,都顯得過慮多疑,不夠慈悲!
出自:《好生之德──戒殺放生群疑釋論》/ 法藏文化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護生既解救別人生命,將來必能救自己的命,長壽無病之法,莫過於戒殺護生。
世間的天地萬物都是平等的,眾生都有感受,也本具佛性,以慈悲心看待世間的一切,從而在生活中戒殺茹素,護生助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有慈悲心做放生是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但我們必須要了解,放生不只是單純做『放』這個動作,還須思考日後對施放處的環境、以及當地居民造成的影響,甚至這些生靈在此處是否能快樂地生活。如果這些都能兼顧,才算是圓滿地放生。」
觀音山與專業機構合作,透過專家們的指導,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保育放流,維繫海洋生態系的完整,如法地施放救護無數生靈,以放生功德迴向冤親債主,不僅改變生靈的命運,更改變自身修行的慧命。
sdgs保育海洋生態—海洋保育議題
觀音山致力於sdgs保育海洋生態相關議題
【東森財經】做公益感恩母愛!觀音山 龍德嚴淨仁波切推動淨海、淨灘做環保 搶救海鱺媽媽放流永續海洋資源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號召民眾,進行海鱺媽媽放流保育活動。母親節即將來臨,除了淨海也淨灘,送給孕育我們的地球,一份充滿感恩的母親節禮物!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
您的護生善行,拯救萬千生靈,廣結善緣!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副教授方祥權指出,「15-25公斤的母海鱺,可以生產300萬顆的受精卵,所以就海洋生態保育的角度看來,放流實在是很有意義的活動。」
每年四、五月為海鱺的繁殖季節,每隻懷孕的母海鱺約有300萬顆的魚卵,可孕育相當多的新生命,但過度捕撈及海洋生態破壞導致海鱺難以順利孕育下一代。
觀音山佛教會龍德嚴淨仁波切表示,搶救海鱺媽媽的保育放流活動,就是要表達對大自然,絕對的友善,絕對的敬畏,發揮我們佛教徒,平等大愛的精神,希望能夠孕育海洋生生不息。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放生懷孕的海鱺媽媽後,龍德上師帶領大眾前往淨灘做環保,清理沙灘上的垃圾,還給海洋一個乾淨的家。一整日的活動後,觀音山也特別準備了相當豐盛的蔬食菜餚,不僅淨海、淨灘也要淨身。
適逢慈愛的母親節,觀音山放流海鱺、淨化海域及推廣蔬食一系列的環保議題相關活動,希望能夠送給我們的地球母親一份最誠摯的母親節禮物。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住持,天喜文教公益基金會的董事長-龍德嚴淨仁波切指出,希望能將環境保育、尊重生命、愛物惜福等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更期待藉由「善」的力量,邀請更多人一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sdgs保育海洋生態議題—搶救海鱺媽媽,一同響應地球日
近年環保議題備受關注,氣候暖化、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議題,4月22日是國際間的世界地球日,以「恢復我們的地球」為主題;觀音山首場「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系列活動也於上週末正式登場,訴求「愛護海洋‧保育放流」響應世界地球日,一同恢復臺灣海洋生態!
▌保育放流 讓海洋生生不息
觀音山「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活動,去年受到各界廣大迴響,今年活動開跑前即收到民眾紛紛來電洽詢。
首場海鱺媽媽保育放流活動,非常榮幸恭請到慈悲 龍德上師主法加持生靈儀式後,率出家法師共同於外島海域進行施放,現場上百位善信法友共同祝禱迴向,虔心祝願,希望海鱺媽媽都能順利回到大自然孕育自己的下一代。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每隻海鱺媽媽在產腹內有約三百萬顆待孕育的生命,施放一隻懷孕的海鱺媽媽,等於同時搶救了上百萬條生命;透過保育放流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海洋生生不息,生態永續;大家亦可以常保健康、長壽無病,可謂是一舉兩得。」
▌淨灘是護生的實踐
觀音山義工在慈悲 龍德上師的號召下,上師親自帶著百位義工共同挽起衣袖,手拿長夾、帶手套,沿著海灘撿垃圾;同日,在台中溫寮漁港的海岸線同步舉行淨灘活動,大家齊心協力,不怕辛苦撿拾了快二百公斤的垃圾,雖然成果非常可觀但卻是很令人悲傷的一件事,這表示還有更多的垃圾在傷害著海洋生物。
義工分享:「看著這些漂流在海上撿不完的垃圾,心裡有非常多的感觸,覺得應該要更大力宣導環保的相關理念,感染更多人認同,才是真正的治本之法。」
海洋保育方法
使用專業合法的海洋保育方法
觀音山 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歡迎您響應慈悲放生善行。
【觀音山保育放流特點】
一、遵守國家政策,經專業機構輔導,合法進行保育放流,提高生靈存活率。
二、除保育放流外,與專業機構合作,共同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為海洋生物建造幸福園地。
三、為生靈授以皈依與佛法加持,令其深結佛緣,種下未來世得以學佛修行的種子,解脫六道輪迴之苦。
您的放生、護生善行,拯救億萬生靈,功德無量!
※放流物種依配合單位實際情況為準。
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專家學者共同評估
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專家學者也共同響應本次活動,不僅做專業放流環境評估,也為現場所有參加者解說放流護生,讓海洋生態生生不息有四個重要觀念:
一、對的時間:本次放流的時間選在西海岸漸漸漲潮時做魚苗放流。
二、對的地點:放流的生靈喜歡沙岩地形,適合生存。
三、對的物種:透過專家學者研究、嚴謹評估,在合適的生態區域,放流對的物種。
四、對的方式:魚苗有很強的適應力,施放到海中也最容易存活;施放時,也要小心讓魚兒慢慢傾斜,不過度搖晃。
海洋保育方法的迴響
放流活動當天適逢母親節前夕,許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親自體驗放流魚苗時尊重生命和愛護動物的善行,也透過出家法師帶領大眾虔心為生靈祈福,及專業學者的解說,讓每位參加者心中都充滿了慈悲的正能量,對保護地球及海洋生態的復育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台中林同修表示,佛經云:「蠢動含靈,眾生皆有佛性。」我們應該將心比心,平等對待並尊重生命,希望看到、聽到的人,都能一起來護持響應放流活動;
吳同修說,在人間最善良的對待,莫過救助牠們的生命,善良對待眾生,也能得到內心的一份自在;
李姓大學生也表示,很開心能參加今日的保育放流活動!
這次佛學社全員到齊前來參加這次的活動,衷心期盼保育放流活動能持續得到各界的護持,長久地推動下去!
防疫期間,放流活動場次與時間將配合政府政策調整,但這份「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護生善行將持續不斷地溫暖人間,將善的種子深深植入每位參與者的心田,希望大眾一起來響應「溫馨五月─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
保育海洋生態有目共睹
【非凡新聞】搶救海鱺媽媽保育海洋生態
【非凡新聞】友善回歸大海!觀音山放流海鱺守護海洋保育 龍德嚴淨仁波切拋磚引玉推廣蔬食、淨灘、愛護地球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
您的護生善行,拯救萬千生靈,功德無量!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保育放流活動救是要表達對大自然友善,絕對敬畏,發揮我們佛教徒平等大愛的精神,希望孕育海洋生生不息!」
每年四、五月是海鱺繁殖季節,但是近年來受到過度捕撈導致海鱺數量減少,為了保育海洋生態,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龍德嚴淨仁波切特別在母親節前夕,舉辦海鱺媽媽放流以及淨灘、蔬食傳愛的公益活動,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呼籲更多民眾重視海洋環保議題,讓海鱺能順利孕育新生命,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適逢慈愛的母親節,觀音山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活動亦推廣海洋淨灘、蔬食環保,盼一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龍德嚴淨 仁波切:「民以食為天,如果吃素的習慣可以養成,會給自己帶來沒有負擔,沒有虧欠感。如果可以長期茹素,不以眾生的皮肉骨血來滋養自身,達到對眾生真正的尊重,那是一種真平等的體現。」
【中天新聞】搶救懷孕海鱺媽媽,海洋保育放流活動,引起廣大迴響!
不少饕客喜歡享用海鮮就不得不提到海鱺,但是隨著民眾食用量大增,海鱺過度捕撈,造成生態失衡,五月正值母海鱺的繁殖季節,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教會及天喜文教公益基金會和澎湖當地漁民合作,響應母親節,進行保育放流活動。
因為一隻母海鱺就有300萬顆左右的魚卵?,於是特別選擇在母親節前夕,以釋放懷孕的海鱺重返海洋的心並付諸於行動,使得海鱺能夠有機會孕育更多新生命,讓海洋生態循環不息,成為送給地球的另外一個母親節禮物。
母愛不分種族,就算生命再弱小,也值得被尊重。
「戒殺護生」讓眾生的生命,得以延續。
為什麼要保護海洋
漁業資源過度捕撈~海洋正被掏空
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生態枯竭,海洋正被掏空!【觀音山 護生慈善】永續海洋保育放流
➤https://bit.ly/3Bbmchy
臺灣人愛吃魚,根據統計每年平均一人共吃下35公斤的海鮮,數據高出全球一倍!因為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們過度捕撈、掏空海洋,強迫剝奪每條生命。
但桌上的海鮮真有我們所想像得那麼營養豐富嗎?全球每年產生3億噸塑料,約10%進入海洋。到2050年,海中塑料垃圾可能會超過魚類。除了塑料汙染外,還有看不見的「微塵」型汙染,吸收各種汙染物,留存在魚兒的消化系統,產生神經毒素,長久食用可能會構成致癌物質。
我們自認為健康的海鮮食物,背後都是環環相扣的因果鏈條。蓮池大師云:「疾病之由,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
天地萬物眾生,皆本具佛性,與你、我相比無二無別,我們慈悲看待每一條生命並且尊重珍惜,將來果報還自受,我們也可得長壽無病。
觀音山海內外各地道場長期推動戒殺、素食、保育放流,歡迎有相同理念者一同推廣,共同拯救更多刀口下的生靈,功德無量!
印光大師放生十大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諸惡消滅、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2025海洋保育活動
2025海洋保育活—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我要響應▸https://bit.ly/4hd7wCI
▎護生放生日記:艾莉絲與牠親愛的魚媽媽
曾經,在一個遙遠的海底世界裡,有一隻名字叫艾莉絲的小魚。牠出生在一片壯麗的珊瑚礁中,牠的媽媽麗莎非常開心艾莉絲的出生。
麗莎是一位慈愛而堅強的母親,牠教導艾莉絲許多海洋的奧祕及生存方式。
然而,命運卻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給牠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一艘漁船突然出現在牠們上方。麗莎立刻意識到這是威脅,牠帶著艾莉絲拼命逃離,但不幸的是,麗莎被一張巨大的漁網困住了。
艾莉絲緊緊地靠近媽媽,試圖拯救牠的媽媽。但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被漁網拖走,牠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悲傷。
牠無助地想追上,卻始終追不上……
從那一天起,艾莉絲成了一個孤兒,永遠地失去了牠最親愛的媽媽。
當您在宰殺烹烤、滿足口腹之欲的時候,可曾想過,多少動物因您而骨肉分離、家庭破碎……
每一條生命都是平等珍貴的,放生即是行最大的善,積最大的福。讓我們將心比心,慈悲地看待每個生命。
「觀音山 2025 母親節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今年施放的懷孕魚種除了海鱺,也將包含約220萬~250萬顆卵的鮸魚、金鯧魚、海鱸魚,亦有其他種類的魚苗等急需救助的生靈。
海洋為地球之母,五月是溫馨母親節,觀音山「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計畫,歷年來引起各界熱烈迴響。
今年施放懷孕的魚種包含,約300萬顆卵的海鱺,220萬~250萬顆卵的鮸魚、金鯧魚、海鱸魚,及約200萬顆卵的成年馬糞海膽 ,亦有其他種類的魚苗等急需救助的生靈,預計舉辦以下放流活動:
① 2月上旬 | 北部水庫(縣市政府申請)
② 2月下旬 | 中部水庫(縣市政府申請)
③ 3月上旬 | 中部海域(縣市政府申請)
④ 3月上旬 | 澎湖海域(縣市政府申請)
⑤ 3月上旬 | 北部水庫(縣市政府申請)
⑥ 4月上旬 | 東部海域(臺東水試所輔導)
⑦ 4月中旬 | 澎湖海域(縣市政府申請)
⑧ 5月中旬 | 澎湖海域(澎湖水試所輔導)
⑨ 海外地區場次(泰國、香港等地視因緣舉辦)
歡迎十方大眾共同護持海洋生態復育,若響應踴躍,本會將視情況增加放流場次。
■參加辦法■
˙放流物種、場次依配合單位實際情況為準,不提供指定放流場次,款項將由本會統籌運用。為確保護生放流之生靈不會再次被捕殺,本會不公布放流日期,改為圓滿後於官網公布相關活動訊息。
˙觀音山海內外各地道場長期推動戒殺、素食、合法地區保育放流,歡迎有相同理念者一同推廣,共同拯救更多刀口下的生靈,功德無量。
˙護生慈善款項包含:護生、蔬食推廣結緣、戒殺護生書籍印製、影片製作、相關行政支出等。
˙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或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
【祈願迴向文】您可以於佛前或心中默念以下迴向文: 弟子○○○為○○○(登記對象),登記(2025母親節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元,迴向○○○(或個人祈願)。
觀音山 搶救懷孕的海鱺媽媽
✦我要護持響應▸ https://www.fazang.org/liferelease/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